王四虎用工具勾畫窯洞口 資料圖 “見樹不見村,進村不見房。入戶不見門,聞聲不見人。”說的就是位于三門峽市陜州區的地坑院。 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,地坑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,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,被譽為“地平線下古村落,人類穴居活化石”。2011年,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 據資料考證,4000多年前的軒轅黃帝時期,陜塬先民們已經掘地為穴而居,《詩經》稱為“陶復陶穴”。早在廟底溝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地坑院的雛形。 陜州是黃土高原的延伸部分,屬淺丘地帶。典型的黃土塬地貌,是地坑院形成的地理因素和營造技藝得以傳承的前提條件。由于地坑院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,和不同于其他民居建筑的營造技藝,不需要額外購置與運輸大量的木材石材,因而可稱為最經濟實惠的建筑。 地坑院是古老的生土建筑,屬減法營造的負建筑形態。四周有低矮的攔馬墻,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物墜落。內部有8至12孔窯洞,其中一孔通過斜坡式甬道延伸至地面,供居民上下。另有公用的廁所窯、碾磨窯和水井。 地坑院的構造其實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至7米深、長l2米至15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為院子,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至14孔窯洞。窯洞高3米左右,深8米至12米,寬4米左右,窯洞兩米以下的墻壁為垂直結構,兩米以上至頂端為圓拱形。 地坑院營造技藝與傳統的陰陽八卦密切結合,院里窯洞開挖的方向,依照傳統的八卦方位確定,分為“東震宅、西兌宅、南離宅、北坎宅”。建造過程共分為四個步驟,即向下挖坑、四壁鑿洞、穿靴戴帽、美化裝飾。 人住在坑里,排水問題自然是第一大事。為此,工人在地坑院中間下挖了旱井,專門用來聚集滲入坑內的雨水,還有直徑約1米、深度8米左右的滲井助力排水,滲水澄清后,可做生活用水。此外,地坑院與通往地面的通道旁還有一口深水井,加一把轆轤用于解決人畜吃水問題。 出生于1950年的王四虎是土生土長的塬上人,對地坑院的各種營造技藝及民俗事項都了如指掌,是掌握地坑院營造技藝的“活字典”。2010年6月,他被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。 “我13歲開始學藝,從拉線丈量、和泥幫工等做起,16歲便能上架給父親當配手,20歲左右,能獨立完成方院、刷洗崖面、維修坍塌窯洞以及各種壘砌磚瓦等工藝,至今已主持建造地坑院60余座,維修問題窯洞200余孔。”王四虎回憶起以往的經歷,如數家珍。 “目前,在多方幫助下,我正在搜集整理地坑院營造技藝的民俗事項、相關數據以及流傳的民間傳說、故事,待條件成熟時,結集出版。”王四虎表示。 多年來,王四虎不僅潛心研究,提升自身技藝水平,而且非常注重傳承。20世紀80年代初,他開始收徒,至今有6人跟其進行專業學習,都成為當地地坑院營建、維修的民間匠人。他說:“傳承有訣竅,如方院‘廟正院不正’、壘炕灶‘灶三炕四’、安裝‘撲門仰窗’、刷窯‘前高后低、前寬后窄’、砌女兒墻‘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’,非常實用。” 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,現在已無人建造新的地坑院,現存的院落也逐漸倒塌廢棄,熟悉和掌握地坑院營造技藝的人員日趨老齡化和減少,地坑院營造技藝面臨消亡、失傳的危險。 為此,陜州地坑院景區一直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,目前開發了多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項目,作為研學課程供研學團隊進行體驗學習,旨在培養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。 陜州文化部門也加大對地坑院營造技藝的保護力度,通過建設旅游景點,進行開發再利用,發揮示范保護效應。同時,擴大技術影響,鍛煉隊伍,培養后繼人才,對技藝傳承人建檔保護,特別對當地高水準的技藝傳承人建立詳細、準確、動態管理的詳細檔案,保護技藝傳承體制。通過各方力量,宣傳、推介地坑院體系珍貴而獨特的歷史、文化等價值,形成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和行動合力。 ( 編輯:tln ) |
地下古村落 綻放新光彩
本報記者 梁媛
來源: 發布日期:2023-11-21 打印
- 上一條:凝聚青春力量 講好黃河故事
- 下一條:探鴻慶寺石窟